——記內江二中科技教育工作
近年來,內江二中發揮“省科技示范學校”的示范作用,科技教育、學生創新實踐工作一直名列內江市重點中學前茅。曾多次在全國青少年科創大賽、全國“海爾”科創大賽、全省模擬機器人大賽等比賽中獲獎,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共獲全國獎9項,省一等獎10項、二等獎15項、三等獎21項。
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學校長期不懈的努力分不開。在“科教興國”戰略思想的指引下,學校將科技教育貫穿到素質教育工作中,努力探索出一條以科技教育為切入口,多層面培養跨世紀創新人才的教育教學改革道路。該校的主要做法是:
——以人為本,營造濃郁氛圍。內江二中組建了“星光科技社”(下設科技創新部、信息技術部);在初中一、二年級開設了科技興趣、手工制作、科幻畫、聲樂、器樂等素質課;組織專題研究性學習及培訓講座。這些活動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,使學生思維更快、觀察更深、理念更新,激發了學生空間想象和發明創造的潛力。
——聯系實際,提高實踐能力。“科技教育”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。因此,讓學生親自參與、自主創新,才能真正形成能力,提高素質。內江二中在開展科技教育工作過程中,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,注意結合學生日常生活、學習實際,注意調動學生的自主性。如陳旭丹同學獲全國三等獎的科技論文《農作物害蟲的天敵——蜘蛛》、肖雄同學獲省三等獎的科技制作《小一休智能安全門》等,均是學生從自己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煉出來的。這些榮譽最好地詮釋了學校的教育思想。科技輔導教師的任務主要是瞄準學生智慧閃光的瞬間、把握宏觀方向、查閱深難信息、指導精深技術等。創新點的發現、思考和飛躍還是靠學生自己,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、思考問題、解決問題,從而提高實踐創新能力。
——探索方法,落實科學發展觀。一是全員重視。學校領導一向高度重視科技教育工作,成立了科技教育領導小組,并指定教科室專門負責。學校不僅積極組織各類科技創新比賽,每年還選派教師參加省、市級科技輔導員培訓,把培養技術過硬的科技輔導員隊伍作為學校科技教育的重點來抓。二是機制激勵。學校專門制定了《創新大賽活動獎勵辦法》、《科技節活動實施方案及班級評比獎勵辦法》,把科技節及創新大賽成績與班級量化考核掛鉤,與年度文明處室評比、教師先進個人評比掛鉤。每年給星光科技社專項活動經費2000元,用于獎勵各級各類創新大賽經費約8000元,以此激發廣大師生積極踴躍參與科技教育的熱情。三是師生協作。科技教育工作少不了學生的努力,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。師生齊心協力,努力做到堅定“一個理念”——有付出終會有回報!只要付出了汗水,堅信定會有收獲!確定“一個目標”——每年學校都會根據實際情況,制定一個目標,有了明確的目標,活動開展就有了壓力和動力。落實“一項任務”——每個時間段的活動都有明確的可執行的任務。從簡單到復雜,師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強,實現由量變到質變、從技術到技巧的突破。做好“一個總結”——參與各項比賽時,不但在賽前有計劃、有目標,在賽后還要做好總結。